神弦歌十一首·其六·青溪小姑曲
佚名〔魏晋〕
开门白水,侧近桥梁。
小姑所居,独处无郎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打开青溪庙的门,便是一溪清水;庙的近旁,紧靠着一座小桥。
小姑在青溪庙中独居,没有爱人,更没有成婚。
注释
青溪:水名,在今南京市,发源于钟山。
小姑:即青溪水神。相传为汉秣陵尉蒋子文的第三个妹妹。后人为蒋子文在钟山立庙,以小姑配祀,故称钟山为蒋山。
赏析
前两句写青溪小姑庙的环境:庙门前面,是一溪清水;庙的近旁,紧靠着一座小桥。然而,正是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景致,在民歌作者的细腻描绘下,赋予了青溪小姑别样的风采与神韵。那“白水”不仅描绘出溪水的清澈透明,更映射出小姑清纯无瑕的品格、清丽秀美的容颜,以及如水般温柔的性格。这种白描手法虽朴素至极,却饱含着深远的象征意义。与此同时,《神弦歌·白石郎曲》中对白石神的描绘,以“积石如玉”的意象来展现其风采,同样体现了水乡人民对白皙与晶莹清秀之美的崇尚。
紧接着的“侧近桥梁”,不仅描述了神庙的地理位置,更蕴含着深刻的意味。桥梁作为交通的要道,人来人往,热闹非凡,而与之相邻的青溪小姑庙却
创作背景
《青溪小姑曲》是《神弦歌十八首》之一。《神弦歌》属清商曲辞,是南朝民间娱神的祀歌,性质类似《楚辞·九歌》,其中颇有神灵相悦或人神恋爱的内容。据《晋书·夏统传》,当时祭神,多用“有国色,善歌舞”的女巫,神弦歌可能就是由女巫来唱的。青溪,水名,源出建业(今南京市)钟山。青溪小姑,即青溪水神。相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战死,被吴孙权封为中都侯,立庙钟山,遂为钟山神。其第三妹亦投水死,为青溪神,这首祀歌就是为她而作的。
简析
这首小诗才四句,语言也极为朴素,内中却有一个水乡环境,一个起人遐想的少女形象,有一股淡淡的哀伤流动着:有景、有情、有人(人化的神)。这一切都包括在区区十六字中,古代民歌手的高度凝炼的创作技巧,实在令人赞叹。 诗中所描绘的青溪小姑形象及其居处环境,带有明显的江南水乡色彩,让人一读之后就浮现出清流、溪桥、古庙的画面。而青溪小姑形象所显示的那种孤寂的美,对后代诗人又有明显的影响,其中最显著的当推李商隐。从“神女生涯原是梦,小姑居处本无郎”,“青溪白石不相望”的诗句中,从“白石岩扉碧藓滋,上清沦谪得归迟。一春梦雨常飘瓦,尽日灵风不满旗”的圣女祠环境气氛描写中,都或隐或显可以看到《青溪小姑曲》的影子
大墙上蒿行
曹丕〔魏晋〕
阳春无不长成,草木群类,随大风起。零落若何翩翩,中心独立一何茕。四时舍我驱驰,今我隐约欲何为?人生居天壤间,忽如飞鸟栖枯枝。我今隐约欲何为?
适君身体所服,何不恣君口腹所尝?冬被貂鼲温暖,夏当服绮罗轻凉。行力自苦,我将欲何为?不及君少壮之时,乘坚车、策肥马良。上有仓浪之天,今我难得久来视。下有蠕蠕之地,今我难得久来履。何不恣意遨游,从君所喜?
带我宝剑。今尔何为自低卬?悲丽平壮观,白如积雪,利若秋霜。驳犀标首,玉琢中央。帝王所服,辟除凶殃。御左右,奈何致福祥?吴之辟闾,越之步光,楚之龙泉,韩有墨阳,苗山之铤,羊头之钢。知名前代,咸自谓丽且美,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。
冠青云之崔嵬,纤罗为缨,饰以翠翰,既美且轻。表容仪,俯仰垂光荣。宋之章甫,齐之高冠,亦自谓美,盖何足观?
排金铺,坐玉堂。风尘不起,天气清凉。奏桓瑟,舞赵倡。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。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酌桂酒,脍鲤鲂。与佳人期为乐康。前奉玉卮,为我行觞。
今日乐,不可忘,乐未央。为乐常苦迟,岁月逝,忽若飞。何为自苦,使我心悲。
为周夫人赠车骑诗
陆机〔魏晋〕
碎碎织细练,为君作褠襦。
君行岂有顾,忆君是妾夫。
昔者得君书,闻君在高平。
今时得君书,闻君在京城。
京城华丽所,璀璨多异端。
男儿多远志,岂知妾念君。
昔者与君别,岁聿薄将暮。
日月一何速,素秋坠湛露。
湛露何冉冉,思君随岁晚。
对食不能飧,临觞不能饭。
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
陶渊明〔魏晋〕
我不践斯境,岁月好已积。
晨夕看山川,事事悉如昔。
微雨洗高林,清飙矫云翮。
眷彼品物存,义风都未隔。
伊余何为者,勉励从兹役?
一形似有制,素襟不可易。
园田日梦想,安得久离析?
终怀在归舟,谅哉宜霜柏。